海報新聞
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北京報道
8月29日,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總體安排和籌辦情況。海報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,今年農歷秋分,將迎來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,今年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舉辦。
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、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介紹,今年豐收節將繼續秉承“慶祝豐收、弘揚文化、振興鄉村”的宗旨,以“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”為主題,深入學習運用“千萬工程”經驗,堅持突出農民主體,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,充分展現推進鄉村全面振興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發展成就,宣傳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,提振促進城鄉消費,傳承弘揚優秀農耕文化,努力將豐收節打造成為一個展示“三農”向好的“大平臺”、促進城鄉消費的“大賣場”、弘揚農耕文化的“主陣地”,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、農村增活力、農民增收入。
雷劉功介紹,今年豐收節總體安排,分為兩個層面。第一個層面是組委會牽頭,中央宣傳部、教育部等17個成員單位共同參與,將組織開展58項重點活動,將它概括為“1+2+N”。“1”就是全國主場活動在山東煙臺市招遠市大戶陳家村舉辦,包括城鄉群眾慶祝豐收聯歡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就展示等12項重點活動。“2”就是宣傳惠農政策和展示發展成果,將組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助力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、社會力量老區行等10項重點活動。“N”就是以農民為主體,開展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活動、大型義診活動周、金秋消費季、農家美食匯、中國農民歌會等36項助農惠農服務活動。第二個層面是各地組織形式多樣的為農服務和特色活動。圍繞豐收節主題聚焦農民所需所盼,以展示豐收成果、展現農民風采、提振城鄉消費、弘揚農耕文化、打造節慶品牌等五個方面來開展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慶祝活動。
雷劉功將今年豐收節慶祝活動的特點概括為五個方面。堅持政府搭臺搞服務、農民登臺唱主角,聚焦“五個一批”,也就是出臺一批靶向性助農措施、推進一批普惠性惠農項目、推廣一批農業科技創新成果、辦成一批農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、辦好一批深受農民群眾喜愛的慶豐收活動,讓農民群眾從豐收中得實惠、強信心、鼓干勁,切實把豐收節辦到農民群眾的心坎里。
今年夏糧穩產豐收、早稻增產,秋糧面積穩中有增、大部長勢正常,“菜籃子”產品供給充足,奪取豐收有基礎有條件。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,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,這些是辦好豐收節的底色和底氣。豐收節將把全社會團結一心奪豐收、促振興的做法成效展示出來,充分釋放農業基本盤穩、“三農”發展基礎好的積極信號,用實實在在的碩果禮贊豐收。
豐收節將深入挖掘、繼承、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將鄉村民俗文化、人文精神與現代要素、時尚元素相結合,舉辦鄉村特色文化嘉年華、鄉村工匠國際交流推介等活動,組織鄉村非遺、手工技藝、傳統民俗展示展演等活動,支持農民群眾自主開展講村規民約、唱村歌民謠,生動展現新時代農民風采、鄉村風貌,打造弘揚農耕文化的“主陣地”。
豐收節是活躍城鄉市場、促進居民消費的重要平臺,今年將促消費作為重頭戲,持續組織開展金秋消費季活動,并開展大中城市“菜籃子”產品消費促進、“數商興農慶豐收”、土特產集中推介等系列促消費活動,組織行業協會、金融機構、電商平臺等推出一批促消費措施,豐富節日消費體驗內容,吸引城鄉居民廣泛參與,全面激發消費活力。
豐收節是2018年設立的,還是一個年輕的節日,需要大家共同努力,持續挖掘內涵內蘊,進一步彰顯獨特價值。豐收節將加大節慶品牌打造,深入挖掘文化內涵,推廣一批特色鮮明、農味突出的豐收課、豐收集、豐收游、豐收村等“豐”字號品牌,根植豐收印記,進一步提升豐收節感召力影響力帶動力,推動節日深入人心、成風化俗。
責編:姜雪穎
審核:魏鵬
責編:魏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