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新聞·大眾日報
秋日的海風漫過黃海之濱,裹挾著躍動的音符與賽場的吶喊聲,將日照送入文旅體深度融合的迸發期。
10月初,李榮浩、胡彥斌領銜的“日照初光天籟超級演唱會”,在日照奎山體育中心開唱;未等這場音樂盛宴的余韻散去,2025日照新青年音樂節在海龍灣接棒登場。
9月末,賽場的激情同樣滾燙——2025年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全國田徑大獎賽總決賽“雙賽合一”,引得全國各地體育愛好者爭相奔赴;中國運動休閑大會以“海陸空立體賽事矩陣”搭配“N個文體旅商消費場景”,構建起一場融合運動競技、休閑體驗、文化交流與商業消費的綜合性盛會,讓“運動+休閑+消費”的魅力充分釋放。
這些活動正是日照激活文旅體消費“乘數效應”的鮮活注腳——這座濱海城市正以文旅體深度融合為支點,在撬動消費升級的命題中,寫下屬于自己的答案。
若想具象化拆解日照“以一場盛會帶活全域消費”的文旅體融合運作邏輯,6月14日至15日舉辦的汽水音樂chill派對(日照站),無疑是具有參考價值的鮮活案例。音浪席卷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,兩日吸引2.1萬樂迷,不僅創下20億全網曝光量、23個熱搜的傳播熱度,更直接拉動消費約3600萬元。更妙的是,音樂節票根被賦予“城市通行證”功能:樂迷憑票根免費乘公交、享打車禮券、解鎖50余家酒店民宿折扣,演出流量精準導入餐飲、住宿、零售等城市消費場景,詮釋了“一場活動激活一串消費”。
然而,“流量狂歡”終會隨著活動落幕而褪去。如何讓樂迷、體育愛好者真正沉淀為“度假回頭客”?日照將破題的關鍵,錨定在文旅體產品的供給側深度革新上,用分層分類的產品矩陣搭建留客“引力場”。
在文旅體驗端,日照從“吃住行游購娛”全鏈條煥新供給:海濱場景里,開元森泊度假樂園、海龍灣、木育森林、多島海水滑道等新項目接連亮相,“好客山東·半島1號”日照段海上航線通航,為陽光海岸注入新活力;鄉村場景中,浮來青茶山牧場的田園詩意、五蓮山飛天蹦極的刺激體驗,勾勒出差異化鄉村野趣;城市休閑場景中,萬象匯棕櫚海岸街區的潮流、萬平口“不差鉗”美食城的煙火、東夷小鎮的民俗、莒國古城的歷史韻味等,共同撐起多元選擇;住宿體驗也突破“落腳”屬性,主題住宿和特色酒店讓居住本身成為度假亮點;夜游場景從沉寂走向鮮活,《東海上人姜子牙》搭配日照啤酒嘉年華、非遺夜市、熒光趕海等,讓日照的夜經濟有了獨特記憶點。
在體育賽事端,日照以高頻次、高規格賽事構建消費引流通道,讓“跟著賽事游日照”從概念落地為熱潮:暑期,全國中學生排球區域聯賽、CAAU全國青少年籃球聯賽、中國中學生乒乓球錦標賽等密集開賽,以專業賽事聚人氣、強黏性。今年上半年,日照共舉辦省級以上賽事活動70余場,直接參賽運動員超4.5萬名,觀賽人數突破30萬,不僅直接帶動經濟效益2.42億元,更催生6.86億元的綜合效益。在此基礎上,進一步深化“以賽促旅、以賽興產”,積極拓展“賽事+培訓”“賽事+教育”等融合業態,推動賽事吸睛又吸金。截至目前,日照已成功創建省級以上體育旅游精品項目28個,“賽事賦能全域旅游”的路徑越走越寬。
日照文旅體促消費的實踐,實際上是一場對流量與留量的精準探索。當年輕樂迷在社交平臺寫下“日照文旅上大分”的感嘆,當體育愛好者從“看一場比賽”延伸到“逛一次莒國古城、趕一回熒光夜海、嘗一次日照海鮮”,這座城市正悄然完成從“賣風景”到“賣生活方式”的進階。這份把游客體驗揉進城市肌理的用心,正是其從吸引目光到留住人心的關鍵。
數據印證了這份成效:今年暑期,日照市重點監測的19家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829.95萬人次,同比增長13.82%;實現營業收入3.09億元,同比增長11.3%。攜程數據顯示,7—8月通過攜程訂單到日照的游客量達999.3萬人次,消費金額13.52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31.11%、39.32%,兩項指標均居全省第5位,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。
(大眾新聞·大眾日報記者 吳寶書 丁兆霞)
責編:
審核:劉美顯
責編:劉美顯












